3月12日下午,化學組的王澤選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堂題為《用化學眼光看世界》的化學學科育人課。學校校長劉艾華、黨委書記范俊明、德育副校長曹超、教科室主任肖遠鵬、教務處主任彭瓊親臨指導,劉紅、馬曉及化學組龔平、倪云霏、屈苗、王燕等教師參與學習。
聚焦新課標,探索學科育人價值;立足于課堂,滲透學科核心素養。本節課重點介紹了化學在生產生活中,在各個專業領域的重要作用,并以新材料在高技術中的應用為例,讓同學們認識到化學作為中心學科的地位。
化學讓生活更便捷,化學讓科技更進步。課堂之初,王老師強調本節課的課程目標旨在認識化學的重要性、用化學的眼光看世界,明確“學習化學到底能干什么”。
王老師從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國產C919大型客機上的新材料開始,如外殼選用鋁鋰合金,具有強度大、密度小、耐高溫低溫等顯著優勢;發動機選用鈦合金,除了強度大質量輕等優勢外,還具有抗腐蝕性的特點,讓同學們感受到材料化學的神奇和祖國的日益強大。隨后又介紹了美國客機主要選用的更先進更神奇的碳纖維陶瓷復合材料等,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材料化學的重要性,也認識到我國與頂尖強國間的差距,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斗志。
在詳盡介紹大型客機之后,王老師又將介紹對象轉移到小小的智能手機上,材料的發明與選擇同樣顯得至關重要。如觸摸屏是玻璃上粘黏的一層導電膜,液晶顯示屏則用有機高分子材料做成,電池則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以其質量輕、充電時間短、續航能力強等優點,現如今已逐步應用到汽車行業。除此之外汽車行業對燃料電池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燃料電池的關鍵在于儲氫材料的選用,目前主要以鑭鎳合金儲氫材料較多見,科學家們正研究多孔有機聚合物儲氫材料等新型材料。
王老師還借教材上的內容向同學們講述了各種功能性陶瓷,如壓電陶瓷、高溫結構陶瓷、透明陶瓷、超導陶瓷等,這些新型陶瓷在組成上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硅酸鹽材料,在光學、熱學、電學、磁學等方面具有新的特性和功能,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結合教材“化學與職業”板塊,王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當今社會對化學方面人才的緊缺,解答了同學們對“學了化學到底能干什么”的疑惑。最后王老師聲情并茂地和同學們分享了“我的化學情節和夢想”,贏得了熱烈的響聲。
這堂別開生面的化學課,不僅使同學們開闊了眼界,認識了化學與生活的關系,也明白了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學科課堂滲透核心素養和育人價值,更讓同學們明確化學學科與社會的發展進步密不可分,明確青少年應肩負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擔當。
來源:宜昌市人文藝術高中化學組
作者:王燕、倪云霏
審核:彭瓊
終審:齊光環